污泥老化判斷要點及解決方法,你了解幾個?
活性污泥老化的現象,在目前大多數運行著的好氧生化系統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會導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標的升高,更多的是會出現能源的浪費。因為通常導致活性污泥的老化與過度曝氣、負荷過低有關,而這些運行問題都會消耗過度的能源。
1.活性污泥老化判斷要點
活性污泥沉降比進行觀察
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方面。通常可以在活性污泥沉降比實驗中發現,老化了的活性污泥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沉淀階段,當然其他各階段的沉降速度也相當快,通常較非老化活性污泥沉降速度快1.4倍左右。
活性污泥絮團大小。老化的活性污泥絮團都較大,但比較松散,其絮凝速度也較快。
活性污泥顏色。老化的活性污泥顏色顯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鮮活的光澤。
上清液清澈度。老化后的活性污泥容易解體,所以游離在水體中的細小解絮體較多,但是絮體間的間隙水卻保持較好的清澈度。
液面浮渣。浮渣的產生,確實也與活性污泥老化有關。因為老化的活性污泥會導致部分細菌死亡,解體后的菌膠團細菌會被曝氣打散后粘附氣泡而使浮渣或泡沫產生。
2.活性污泥老化原因分析
? 排泥不及時,污泥齡過長。
? 進水長期處于低負荷狀態。
? 過度曝氣導致的活性污泥老化,過度曝氣直接的結果是導致活性污泥解體和自身氧化。解體的原因是頻繁地剪切作用導致活性污泥發生解體,自身氧化的理解是氧氣本身就是氧化劑,過度曝氣自然會氧化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濃度控制過高,活性污泥濃度控制過高,沒有足夠的進水底物濃度支持,最終就會導致活性污泥老化。
3.抑制活性污泥老化的有效方法
>>>>對活性污泥濃度控制上的要求
為了保證生化系統運行過程中活性污泥不會因為排泥不及時而發生老化,我們要經常確認當前排泥流量和活性污泥濃度之間的關系,通過食微比的確認,間接指導活性污泥排泥流量的控制。同時,必須做到排泥流量的均勻性,避免間隙的、流量波動過大的排泥方式。
>>>>曝氣的均勻性和過曝氣的防止
要求對曝氣量進行有效的控制,避免過曝氣,將曝氣池出口的DO濃度控制在2.5mg/L左右即可。同時也可降低曝氣過度消耗的電能,為降低處理成本打下基礎。
>>>>低負荷運行狀態的避免
要避免低負荷運行狀態的出現,從而規避活性污泥老化的發生。除了盡可能地提高進水中底物的濃度和可生化性,更多的要盡可能地降低活性污泥的濃度,以保證食微比能夠保持在合理控制值內(0.15-0.25左右)。必要時可以補充外加碳源來保證活性污泥的正常運行繁殖功能,如投加化糞池水、引入生活污水等。